外院科研系列讲座——本科生学术研究漫谈
科研与生活息息相关,如同一把钥匙,为我们开辟前进的道路。
无情的疫情无法阻挡同学们对科研的热情。2022年3月10日13:30,外院科研系列讲座“本科生学术研究漫谈”以线上的方式在腾讯会议顺利开展。主讲人为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军教授。
本次讲座分为五个部分:
1、科研的概念
2、科研的活动
3、科研的选题
4、科研的拓展
5、科研的学法
01 科研的概念
王军老师认为,科研与生活密不可分。
科研是生活的一部分。所谓科研,其本质是按照科学规律和规则来全面、客观、深入地认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,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案。王军老师将科研的基本研究路径精简概括为: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,把复杂的东西弄简单。这也是基本的生活能力,认识世界的能力。
科研与生活又有区别。生活可以感性、主观,而科研必须理性客观,要有系统证据,而非信口胡言。王军老师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应不断观察、思考、探究,时刻保持科研意识。
02 科研的活动
王军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, 可以是本专业方向的,也可以是感兴趣的跨专业方向讲座。参加学术讲座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知识积累,提升创新能力,利于大学生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发展。
同时,学校会为各类研究项目提供平台,例如校级、省级、国家级大创项目,同学们可以踊跃报名参加。这不仅能积累科研经验,还能提高专业能力。
除了听讲座和参加比赛,国际交流、学术论文发表、学位论文等也都是参加科研活动的途径,同学们应勇于尝试,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科研的魅力。
03 科研的选题
论文选题是科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。同学们可以向导师咨询可研究的选题的方向,也可以着眼于自己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,将其发展成论文课题。同时,需要在充分考虑选题的理论、应用、社会和学术层面的价值后再做决定。
王军老师将论文的选题方向归纳为两类。一是“自上而下”,即先选一个大方向,再逐渐深入细化,最终确定一个具体的主题。二是“自下而上”,先发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,再广泛收集相关资料,选择一个理论对其进行分析,探讨其社会意义。
无论是哪一种方法,都有助于我们打开思路,获得灵感。无论是哪一类选题,都需要有广度和深度,研究者须得深入钻研,不可浅尝辄止。
04 科研的拓展
科研实为拓展,以足够的广度达到可能的深度。广度,即广博的知识面,是研究的基础;深度,是深入钻研和挖掘的能力,透过现象看本质。而在深度方面,王军老师提出了四点建议,分别为持之以恒、善用工具、紧跟时新、“小题大做”。
具体展开,便是不可一时兴起去写一篇论文或做一个科研项目,应在平日便多读研究文献、思考研究话题、每次小论文写作都全身心投入、不轻言放弃;真正开始项目后,学会借助多种资源,例如Bing,百度,知网,维普,Springer资料库, Elsevier资料库,掌握最新最权威的资料;要做充分文献综述,研读最新最权威的“综述”论文,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;同时还要以小见大,刻苦钻研,切勿贪大求全。
世界之大,无奇不有。学会以蚂蚁的视角观察,才有机会窥见,一颗微粒的内部,竟也是一片星系的真理所在。
05 科研的学法
科研的一大重点,是阅读;阅读的重点,是笔记。学会做笔记,能为科研之路减少许多阻力。王军老师从内容与方式两方面展开讲述。
内容上,王军老师提出了三类笔记,“随看随记”的笔记、一般主题笔记、论文写作笔记。
方式上,王军老师着重介绍了如何做好电脑笔记,分为确定基本选题、收集相关文献、逐一阅读并做笔记、反复阅读并提炼“细节提纲”、开始写作五步骤。王军老师强调做笔记的关键在于标出重点、手写输入、标明出处,便于后续查找引用。
尾声
纵科研之路艰辛,学术诚信应守。王军老师以学术诚信的话题结尾,是提前为后辈敲响警钟。回头望,海岸上自有珠粒闪烁,可大海深处,才是每一代后浪该去探索的地方。了解科研,学会科研,明日之花,为每一位学子绽放!
文字 :秘书处 陆雨洁 郁盈盈
编辑 :宣传部 马思远
审核 :林琳 莫易
-
2022
-
科研携手,语你共进